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7月初至12月底,将在北京(楼盘)、上海(楼盘)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可以说,这30个城市是房地产调控的“牛鼻子”,牵住了“牛鼻子”,全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平稳下来。
优先关系户、“曲线”收取号头费、捆绑销售、对购房者“挑肥拣瘦”……在一些地区,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不仅让刚需购房者感觉“很受伤”,也给房地产市场埋下了风险隐患。针对愈演愈烈的房地产市场乱象,七部门启动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谓正当其时。
房地产市场为何会乱象频出?除了一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肆意妄为之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把房地产市场当作拉动GDP的支柱,不敢触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让个别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自以为是,横行市场;二是监管和执法不力,一些职能部门对房地产市场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打击整治上消极作为乃至不作为,也助长了房地产市场乱象。
任何乱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地方监管松懈的必然结果。假如各地始终勒紧房地产市场的“缰绳”,依法从严管理房地产市场,对出现的问题随时治理和纠正,也不至于出现乱象。比如,类似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近年来媒体多有报道,早该对其严厉整治。再如,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等房地产“黑中介”,媒体也早有曝光,却没能将其彻底取缔。同时,违规销售、变相加价、一房多卖、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以及限制阻挠使用公积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层出不穷,试问,如果不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这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哪来那么大的胆量?
武汉发布购买商品住房优先选房试点,开发企业应合理控制房屋销售登记
香港推出房屋空置税,企图整顿房地产市场
房企海外融资再戴“金箍”引导规范资金投向
因土地违法粗放浪费问题严重,政府召开示约谈
左晖:贝壳找房是需要行业思考的
长沙楼市“真调控”连同内地三四线城市加入调控中
天津楼市市场:购房者对三大问题较为担心
地产市场与住房制度需要系统性调整,各地政府推出有力举措
调控逐步深化:七部委整治房地产乱象
香港将成为中国首例开增房屋空置税的城市,这个全球大楼市泡沫会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