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智谈大部制改革:要避免“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今天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出台,很多改革内容在意料之中,也有之前流传的部分改革内容没有进入方案。实行大部制改革是件好事,但重要的不是改革部门设置的“标”,而是要改革部门职能权利的“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制约经济增长的已经不是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而是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进行过6次大的机构改革,最近的一次改革已经在近10年前。经济生活中生产力和积极性都很充足,但是总有种有形或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根源来至于国家部委改革滞后带来的行政限制方面。并且一些政府部门职能重叠交叉,政出多门、权责扯皮,办事效率非常低。
因此,近几年推行大部制改革,改革方案今天终于水落石出。
初略看了下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了4个,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大部制改革涉及到撤销机构、精简各级领导,面临很多阻力。目前在机构精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还只是改革的开始,还有很多改革需要推进,仍有很多部门需要精简和提升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不是单纯地为了机构变动而变动,不是简单地为了精简人员而精简,这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要治本。
如何才算是治本?我认为至少要实现“两升一降”。
一是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大部制改革就是要实现大部门体制,主要改革方向是对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进行整合归并,减少机构重叠、职责交叉。这一改革的初衷要以提升政府效能为目的,明确各部委的职能界限,避免政出多门、重复审批、多重管理现象,提升办事效率。在这一改革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起到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职责,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此外,不仅是被动接受老百姓请求的办事效率提升,还要实现主动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理的效率提升,各部委职能整合清晰之后,才能更好地加强宏观管理,提升事后监管能力。
二是提升政府服务意识。我国政府机构在行政办事中存在一些问题,经常听到一些官僚做法:当有利可图时,所有相关部门都会主动找上门“要好处”,对微观实体过度干预;当发生风险需承担责任时,所有部门都想方设法踢皮球推卸责任。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事情没办好,还花费不少钱财和心血。按照马凯的说法,大部制改革就是要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衙门习气。纠正官僚作风其实还只是第一步,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掉“官瘾”脾气的基础上,还要提升服务意识,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增进人民福祉。如果没有提升主动的服务意识,那么改革就不算成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必须推进舆论监督自由,必须实行政务公开透明。
三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政府机构臃肿、职能庞大,不但容易产生官僚作风、降低办事效率,而且要花费大笔运营成本,还有隐性不敢见光的贪腐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来自向纳税人的收税和收费,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债券。精简部门,削减机构工作人员,将起到减少行政开支、减少政府浪费的作用。当然,仅仅通过部门整合削减成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部门少了,但每个科室的人员反而增加,或者即便人员减少但单位人员的花费增加,或者见不得光的隐性成本没有有效监控,那么降低成本只是空谈。因此,要加强行政财务监督与审核,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财政支出公开透明,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是如何花的,要让纳税人知道。
要最终实现以上的“两升一降”,大部制改革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改革之路还很长。
在政府职能方面,不但还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而且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开倒车。曾经我国很多政府机构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现象,现在整合了,不排除未来出个新事情政府就去设立一个新部门、办公室的情况。因此,要制定行政管理规范标准,很多政府没必要管理的事务就交给社会组织,不能让政府机构一家独大,应该赋予依法组建的社会组织享有更多权利。
在行政监督方面,不但要做到政府支出公开透明,而且要实现财政预算监督透明。首先要让纳入人知道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所有政府收支必须规范公开公示。这一点实现了之后还得让纳税人知道未来政府计划怎么花钱,如果某些钱不该花的就得严格监督削减。为了提升效率,即便让每一个老百姓审核表决预算难以实现,也得让老百姓选出信任的代表行使监督决策权。也就是要让老百姓选出来的人大代表真正行使投票权,不能仅仅是虚设,审核预算方案不能走过场。
良品铺子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获证监会接受
网易研究局2018金融科技论坛南昌站6月22日举行
商务部:美政府单边征税措施引起美国内强烈担忧
商务部:无论美方态度如何变化 中方都将坦然应对
商务部:新版外资负面清单将大幅减少市场准入限制
个税起征点提高每月仅少缴20元 买房退税更有用?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0关口 日内跌近300点
但斌:2020年很可能是底部开始区域
个税法大修之后 房产税的脚步会越来越近吗?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央行本周六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