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反思次贷十年: 对危机和不平衡问题认识不够彻底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导读
回顾次贷危机以来的十年,周小川坦言,在取得成绩和改进的基础上,还有很多未尽事项。
6月14日,周小川出席今年第十届陆家嘴(16.860, 0.08, 0.48%)论坛,身份已经变为: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尽管会前他在身上找了很长时间的讲话稿,但依然保持了全程脱稿演讲,语速一贯平缓,从容淡定。
回顾次贷危机以来的十年,他坦言,在取得成绩和改进的基础上,还有很多未尽事项。与2008年时应对金融危机所提出的想法、政策相比,实际做到的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个是有些政策机制存在争议,还有一个就是有些想要出台的政策和机制确实和经济复苏有一定的冲突,经济复苏如果没有实现,有些新的措施出台就有可能给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反思十年,周小川提出防危机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本次金融危机里,金融体系中过多的顺周期因素,或者说正反馈机制,容易使系统大起大落。我们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来引入负反馈的机制,减少顺周期性。但是我们这个做法做得并不是太有效彻底,经济体系中仍然有非常强的顺周期特征、正反馈特征,并没有根本解决。这里面也有民粹主义政策的因素。为了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要更多地依赖内部评级,但内部评级也有它的问题,最后大家也在控制对内部评级的依赖程度。到去年年底,“巴塞尔协议Ⅲ”定稿的时候,最后一个问题是内部评级模型的输出和标准法输出的下限决定在72.5%,还是限制了对逆周期因素的引入。逆周期因素引入的措施我们也比较少,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资本缓冲,但资本缓冲应用并不容易。
第二,大家都试图解决但没有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大的机构资本比例应该增加,同时如果光是一级资本不能解决问题,就引入“自救债券”和“应急可转债”。对于应急可转债和自救债券的措施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塞浦路斯的危机处理中就成功应用了自救债券的措施。但有的地方不太那么成功。最近大家都关心意大利,意大利的一个问题就是自救债券发行的时候有点像新兴市场,信息披露不够,里面有很多的传言,把这些东西的好处和风险没有说透,有很多老百姓(74.350, -0.99, -1.31%)买了,最后要转换的时候实现不了转换。这方面还没有做得很完善。
谷歌回归中国市场:8年后再和百度竞争?
李彦宏喊话谷歌回归中国:朋友圈全文一览
假香水海外镀金:新华社揭微商代购黑链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清单:天然气金属等行业受影响严重
现在中国外汇储备是多少?2018新数据31179亿美元
邻家便利店停业:北京门店关闭和善林金融爆雷相关?
庞氏骗局中国式崩盘:42天内108家P2P平台“爆雷”
下半年国内物价走势:发改委回应保持温和区间运行
碧桂园5000亿高周转之困:工地安全事故频发
厦门房价下跌:需要降到两年前价格才能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