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潮真相:民企债务危机频频出现
来源: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8/05/18 16:44

  2018年1月30日,浙江绍兴。一场雨雪过后,天气格外阴冷,当天的最高气温只有三度。


  当天下午5时许,该地的知名上市公司——金盾股份董事长周建灿,从上虞国际大酒店坠楼身亡,身后留下了高达98.99亿元的债务。


  彼时,人们似乎并未意识到,一轮债务危机正在来袭——尽管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但舆论的焦点一度却是,周建灿是否高杠杆巨额融资买入乐视网而血本无归。


  直到3个月后,另一家体量更为庞大的浙江民企——盾安控股集团向浙江省政府紧急求助的报告在网上被流露出来。这家曾连续9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在紧急求助报告中说,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流动性困难,各项有息负债超过450亿元,其中有120亿元为债券。


  5月11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对外发布了月度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这份报告显示,4月违约债券4支,违约债券总面额为38.5亿元。2018年累计违约债券15支,违约债券面额128.6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


  进入5月份,又有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债务违约。与此同时,在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等“非标”领域,近来也频频曝出“兑付危机”,其中不乏融资主体为上市公司的产品。


  面对着滚滚而来的债务违约潮,人们开始疑惑:这是怎么了?


  100BP的焦虑与负债狂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视线拉回到2016年。


  这一年3月中旬,盾安控股召开了春节高层年会,提出到“十三五”末,成为控股8—10家上市公司,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多元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这次会议上,盾安控股董事局主席姚新义做了《乘风破浪正当时》的讲话。


  资料显示,盾安控股1987年9月26日创立于浙江诸暨,集团总部位于杭州滨江。其核心产业包括精密制造与先进装备、民爆化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材料、现代农业投资管理等。


  彼时,姚新义的壮志雄心并非没有依据,至少从资金支持的角度看的确如此——盾安控股的资信评级升至AA+,为后续融资工作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盾安环境、江南化工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债、短融等形式,丰富了融资品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