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到底有没有高负债:实际经济现状如何?
来源:来源:观察者网
2018/02/23 17:10

  华西村到底有没有高负债:实际经济现状如何?


  房宁:华西村到底有没有高负债?我们悄悄走访了这个明星村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房宁(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从2017年3月1日至4月底,房宁老师及其团队沿京杭大运河徒步3000多华里,从北京到杭州。本篇为其走读大运河系列笔记中的一篇。】


  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村地区,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瓦解了,代之以个体化生产体制——家庭联产承包。但在人民公社体制瓦解的灰烬中竟然保留下来了一些集体所有制的碎片,这些残留的集体经济实体有的还取得十分耀眼的成绩,成为一个个明星村,如天津的大邱庄、西双塘,山东的南山,河南的刘庄、南街,江苏的华西,浙江的滕头等等,几乎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有这样一些明星村。


  作为专业人士,我一直关注这些明星村,曾去过不少地方走访调研。走读运河路上这样的明星村,也自然是关注的对象。在天津我们专门走访了大邱庄和西双塘;渡过长江来到江苏境内,我们安排半天时间走访了闻名遐迩的华西村。


  早在“文革”中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华西村”,那时华西村的事迹居然进了中学课本。华西村带头人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贫下中农”战天斗地,成为一个“农业学大寨”典范。


  大约是1994年,我第一次去华西村,有幸受到了吴仁宝书记的接待。那天,他十分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华西村的奋斗史。特别有意思的是,吴书记一口浓重乡音,外人完全听不懂,他有个高挑漂亮的孙女跟在身旁,一句跟一句十分熟练地把爷爷的话翻译成普通话,看样子这些话已经翻译无数遍了。爷孙俩的双簧不时引来听众会心的笑声。


  几年后,我们在华西村召开了一场研讨农村集体经济道路的学术会议,会议自然得到了华西村的资助。此时很有名气的华西金塔已经落成,我们的会议就在金塔里举行。吴仁宝书记也是会议的参与者,他周到热情地招呼大家,恪尽地主之谊。


  记得他专门谈了我们所在的“华西金塔”,他说金塔落成后招来了不少议论,说这幢建筑不土不洋、不古不今。吴书记说,这就对了,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就是这个样子的。当年的记忆还很清晰,吴书记站在金塔顶楼的平台上指点脚下的华西村民居住的漂亮的连排别墅群。他还特意谈到因江南多雨,村中建有总长达10公里的雨廊。可惜当我第三次来这里的时候,吴书记已经不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