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大牛股寒锐钴业今日迎巨额解禁 从此走下神坛?
来源:金融界
2018/03/12 16:51

  近一年来A股市场分化剧烈,白马股、周期股中出现了大量牛股。而作为资源股中的次新股,寒锐钴业(323.40 +10.00%,诊股)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该股自17年3月6日上市以来,股价自发行价12.45元最高涨至319.98元,翻了惊人的25倍,成为两市仅次于贵州茅台(723.95 -0.58%,诊股)第二高价股,是深市的第一高价股,成为市场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但目前看来寒锐钴业的涨势或已经走向尽头,3月12日面临巨额解禁,这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的稻草”?寒锐钴业会否从此走下神坛?


  寒锐钴业为什么这么牛?


  资料显示,寒锐钴业是一家位于南京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为钴粉、钴精矿、氢氧化钴、钴盐、电解铜。值得一提的是,钴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重要材料。有专业人士说,钴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不能或缺的元素,掌握了钴,就掌握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门。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市场对钴的需求自然是水涨船高。


  自2016年11月,钴价开始持续上涨,目前已涨至约61 万元/吨,较2016年初底部价格上涨超过2倍。这一次的钴价上涨主要是需求拉动——来自中国的需求。由于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政策,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上升,而钴是动力电池,尤其是生产三元电池的重要原材料。2016年全球钴产品的消费结构中,电池及工业需求占比分别为54%和46%。其中,中国钴消费占全球约45%,电池材料需求占全国钴需求近80%。


  资源类公司,具有利润弹性大的特性,如果能锁定或者掌握原材料,商品价格涨出来的就是利润。受益于市场钴价持续走高,寒锐钴业2017年业绩大幅提升。根据财报: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5亿元,同比增长97.16%;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575.04%。尽管,寒锐钴业2017年钴产品的销售量较2016年下降5.92%至3959吨。A股上一轮行情的主线就是涨价题材,处于行业风口之上,寒锐钴业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过20倍,也就不奇怪了:利润走势与钴价格高度重合,股价涨出了期货的味道。


  巨量解禁将至:近期实际可减持股数量有限 但压力仍存


  3月12日,寒锐钴业4124万股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34.37%,以10日收盘价294元计算,解禁市值达到121亿元。此次解禁的股东包括5家,分别是江苏拓邦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汉唐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金光、南京拓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昆山银谷资产管理中心。其中,大非(即大股东,占总股本5%以上)为江苏拓邦1536万股、江苏汉唐1200万股、金光873万股,小非(占总股本5%以下)为南京拓驰320万股、昆山银谷195万股。根据减持公告,南京拓驰为公司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人梁建坤及关联方梁建培、夏联龙、吴太华通过南京拓驰分别间接持有寒锐钴业股份135万股、10万股、10万股和8万股,合计163万股(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公司原董事薛剑峰、郑子恺通过南京拓驰分别间接持有寒锐钴业股份18万股和6万股, 合计24万股,两人自2018年1月4日期因任期届满离任。南京拓驰本次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133万股。


  虽然12日有高达4124万股解禁,但如果看3个月内实际上可流通的股份并没有那么多。因为按照减持规定,大股东(持股5%以上,即大非)集中竞价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而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并且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也就是说,上述3家大非3个月内最多减持数量为总股本的3%,即1.2亿*3%=360万股。如果加上2家小非的解禁股,最多可流通股为360万+195万+133万=688万股。其中3个月内可以通过竞价减持的股数量实际上是120万+195万+133万=448万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