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4月19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18年一季度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介绍,今年一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与上年全年持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12.8%,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和7.4%。具体到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而服务业中的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超过六成。
高端引领创新驱动
“从产业结构看,北京经济高端引领特征明显。”庞江倩介绍,今年1-3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8.6%和14.6%。
从需求结构看,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服务性消费占市场总消费的比重保持在一半以上,对市场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七成。与此同时,产业投资聚焦高精尖及新兴产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8倍和13.6%。
创新驱动是一季度北京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数据显示,1-2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经费的支出同比增长7.8%,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其中中关村表现尤为亮眼,从研发投入来看,1-2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8.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看,1-2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技术收入增长48.2%,高于中关村总收入增速3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北京新经济加快成长,新动能也在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5.4%,显著高于GDP增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在知识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方面具有我国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表示,在北京发展创新驱动型的高精尖产业,能够降低创新资源的获得成本和使用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与技术经济演进趋势形成交汇,北京经济和产业发展必然要向高精尖方向升级换代。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
好未来张邦鑫:超越俞敏洪!他刚刚30岁却已手握288亿
他靠500元起步,卖鱼饲料赚到280亿身家,今投百亿做新能源
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
欧普照明马秀慧:不逊于董明珠!将8人小厂做成274亿的照明帝国
卓尔控股阎志:从诗人到湖北首富,这是他缔造的传奇
圣农集团傅光明:扔掉“铁饭碗”去养鸡,每年卖出5亿只鸡
中顺洁柔邓颖忠:以人为本,产品为王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
九牧卫浴林孝发:洗煤小作坊里走出的卫浴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