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最新消息2018: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多少?什么时候实施?
这是最近5年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表述。
不仅提高起征点,还有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普大喜奔。
大家究竟能减多少税,取决于起征点到底提高到多少,以及专项费用的认定。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他都好理解,最后一个速算扣除数是什么呢?
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简称速算扣除数。
我国税率目前分为7级,是这么定的:
如果按照当前执行的税率表,以最高30%的税率分别计算月薪8000元、10000元、20000元、80000元在不同的个税起征点所缴的个税,是这样的。
来源:中国基金报微信
个税改革成两会热点,“孩奴”养家不易受关注
今年两会上,个税成为代表、委员与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多份代表、委员或民主党派的议案、提案都聚焦个税改革,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或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多位代表、委员对此指出,相比简单地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计征制度的改革更值得期待。
今年全国工商联的提案建议,将个税起征点(即免征额)从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并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3%-45%降至3%-30%以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优化税收结构比减个税更重要。他认为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所得税难度较大。这涉及家庭如何定义?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需要清楚了解家庭的资产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等,如此实施所面临的首要难点就在于信息的收集和比对上。如果这些信息不清楚,就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势必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比如,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只把收入情况摸清楚,而不清楚掌握家庭金融性资产的情况,就可能会出现没工作收入的千万富翁领低保的情况,即按劳动收入看是贫困户,但按资产状况看就是富豪。更何况还有一个税收征管的法治环境问题,超出征管能力的税收制度最终都会变形走样。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
好未来张邦鑫:超越俞敏洪!他刚刚30岁却已手握288亿
他靠500元起步,卖鱼饲料赚到280亿身家,今投百亿做新能源
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
欧普照明马秀慧:不逊于董明珠!将8人小厂做成274亿的照明帝国
卓尔控股阎志:从诗人到湖北首富,这是他缔造的传奇
圣农集团傅光明:扔掉“铁饭碗”去养鸡,每年卖出5亿只鸡
中顺洁柔邓颖忠:以人为本,产品为王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
九牧卫浴林孝发:洗煤小作坊里走出的卫浴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