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股权质押新规倒计时 股权质押新规细则解读
3月12日,《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将正式实施。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对于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场内新开展的质押已提前进入谨慎模式,长期来看上市公司高比例质押规模有望下降。
质押收紧
总体来看,质押新规的修订要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明确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融入方首笔初始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笔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
二是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明确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三是进一步规范业务运作。明确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资质条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融入方信用风险持续管理及资金用途跟踪管理机制。
对照新规,当前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据中国结算统计,截至3月5日,A股3462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其中,质押比例超过60%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49家,质押比例在70%以上的仅10家。
e公司记者采访一家股权质押比例超过60%的创业板公司高管获悉,当前对高比例质押公司,场内质押基本不能再开展了,监管会给予窗口指导,整体采取“新老划断”,原有的质押合约自然终止。
对于后续高比例质押下降计划,前述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强制规定通知,但是长期来看,规模一定会下降的。
另一家高比例质押的主板上市公司高管也向记者表示了类似观点,按照新老划断,新规场内质押续约做不了,场外目前还好,并透露大股东有计划进一步缩减质押规模。后续采访中,该高管又修正了观点,表示股票质押属于股东个人行为,具体情况需要问询股东。此前质押新规意见稿出台时,就已告知大股东质押新规。
另外,银亿股份董秘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质押融资事涉控股股东,对新的质押业务是否暂停并不清楚。目前控股股东质押融资跟上市公司也没有关系,预计控股股东将会按照监管要求合规调整质押事项。
记者从券商方面了解到,当前场内、场外质押还是可以正常开展,但因为新规的关系,不少券商不愿意放款了,特别是场内开始收紧。据介绍,2016年股票质押业务融资利率低至5%,今年初利率不断飙升,2月中旬甚至在7.5%-8%的利率,上市公司股东依旧难以找到愿意融出资金的券商。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
好未来张邦鑫:超越俞敏洪!他刚刚30岁却已手握288亿
他靠500元起步,卖鱼饲料赚到280亿身家,今投百亿做新能源
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
欧普照明马秀慧:不逊于董明珠!将8人小厂做成274亿的照明帝国
卓尔控股阎志:从诗人到湖北首富,这是他缔造的传奇
圣农集团傅光明:扔掉“铁饭碗”去养鸡,每年卖出5亿只鸡
中顺洁柔邓颖忠:以人为本,产品为王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
九牧卫浴林孝发:洗煤小作坊里走出的卫浴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