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
央行上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至2.65%,此前为2.6%。央行上周上调7天和28天中标利率5个基点。央行表示,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央行MLF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12月1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进行12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1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7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六到期的1870亿元MLF顺延到今天到期。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外围加息影响已经减弱 中国货币政策不会跟风
中国货币政策不会“跟风”
日前,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实现了年内第三次加息。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显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利率分别调升5个基点。有分析据此认为,在美国等经济体紧缩货币趋势渐明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未来也将被动跟进实施加息。但专家指出,相关经济体加息预期早已被市场充分消化,其边际影响实际上已经减弱。未来,中国将继续保持自主、稳健、审慎、精准的货币政策基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而不是随便“跟风”。
外围加息影响减弱
最近,“加息”再次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热词。美联储实现了年内第三次加息,稍早前,加拿大、英国、韩国同样进行了加息,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也释放了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外围市场加息浪潮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事务主管詹姆斯·丹尼尔表示,就美联储而言,其加息政策大部分已被市场提前消化。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明显减小,同时外汇储备非常充足,因此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张焕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尽管美国基于经济回暖而连续加息,但加息对这些发达经济体而言尚难以成为长期政策趋势,更多地则是为未来经济下滑时重回货币宽松政策腾挪空间。
“目前,美英等国经济虽有好转但复苏成色不足,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且质量不断提升。这种差别意味着,中国市场在投资回报率上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海外资本也并不会对利率小幅变化过于敏感,因此外围经济体加息对中国的冲击不会太大。”张焕波说。
中国政策精细稳健
对于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利率调升,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该负责人说,此次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作用。
在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看来,当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已大幅减小,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容忍度在提高,中美利差也处于历史高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受外部汇率因素的牵制较小。
“货币政策的‘联动’与‘独立’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在要素全球化流动的今天,各开放型经济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效应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协调联动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一国的货币政策最终要为本国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服务,因此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可以说,无论是随行就市适当调升市场利率,还是鼓励机构缩短资金使用时间,中国央行的最新举动都体现出自主、稳健、审慎、精准的一贯政策思路,而不是所谓的随便‘跟风’。”张焕波说。
聚焦实体深化改革
多位专家指出,看待当前一些经济体走向加息周期,不应忘记其之前正处于“量化宽松”或“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状态之下。在“危机应对模式”退出时,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的非理性依赖和心理惯性,将对全球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的钥匙,无疑在实体经济手中。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
好未来张邦鑫:超越俞敏洪!他刚刚30岁却已手握288亿
他靠500元起步,卖鱼饲料赚到280亿身家,今投百亿做新能源
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
欧普照明马秀慧:不逊于董明珠!将8人小厂做成274亿的照明帝国
卓尔控股阎志:从诗人到湖北首富,这是他缔造的传奇
圣农集团傅光明:扔掉“铁饭碗”去养鸡,每年卖出5亿只鸡
中顺洁柔邓颖忠:以人为本,产品为王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
九牧卫浴林孝发:洗煤小作坊里走出的卫浴大佬